百米网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百八十一章 王楫父子(第1页)

哗变,兵变。消息传入总督衙门,洪承畴和俞翀霄都很淡定。这种事在宁夏发生,都不值得人为之错愕。洪承畴早有准备,抬手解了衣带,将团领官袍与官帽撇下,自有仆役将之收好,随即府上官员、胥吏、武弁一道自偏门走小道,朝巡抚标营驻地行去。为啥朝廷对宁夏军屯不敢多说,就是因为难办。自从叶淇变法,朝廷官盐被打包卖给两淮商贾,为国家每年从盐商那换来百万两白银,充实了国库收入。付出代价的是以宁夏为中心的甘肃、延绥、宣府诸边。只不过这代价来得很缓慢,后来人的眼光去看,问题出在叶淇。但是在当时,宁夏的商屯在变法之后,依然为诸镇提供了近三十年的口粮来源。这样缓慢的变化,在当时很难看见有什么联系。毕竟开中法太成功,它让延绥那样产粮极少的地方,在开中商屯的帮助下,使粮价达到可怕的三四钱一石,镇兵口粮就地低价采买,几乎无需朝廷京运官银。商屯田地不是一下子就不值钱了,换不来盐引还能卖粮,粮价渐渐高了起来,军费逐步增加,帝国财政在温水煮青蛙的局面下日渐糟糕。等到人们发现不对,田地已经都成民田,衣食所系,动不了。随之败坏的还有军队,边军开始逃亡,再吸纳新兵,兵额没变,战斗力下降。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让一部分军官先富起来,剔菁留芜之下,使宁夏产生独特的哗变优势。它跟其他地方哗变兵变的情况不同。虽然各镇都有大量世袭武官掌握财富与军队,同样都是相对封闭的阶级小社会,来自上层的刻薄剥削是一样的,但哗变和哗变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延绥等地是守着穷地方挨饿,士兵对朝廷怨怒不大,闹起来就为一口吃的,更多时候,人们知道闹起来也没吃的,干脆就不闹了。真闹的,更多是因为长官管理不善,士兵便以下克上,给自己的直属长官做掉,然后逃跑。若长官也是好长官,那边军的选择一般是少走弯路,直接开溜,落草!辽东则直面锋镝,巨大的军事压力压倒一切,人们唯有上下联结,辽兵固为一体,团结方可存活取胜。所以辽东的哗变一般是客军,因为客饷高,朝廷总发不上。宁夏的边军,则是守着富裕地方挨饿受穷,这种环境令他们怒火冲天。他们就是一筐浸满油甚至都泡烂了的木柴,只要一个火星,这个火星是什么都没关系,他们就是要大闹一场。哱拜之乱时,监军梅国桢就曾做过宁夏兵变的分析。洪武至嘉靖,寇年年进犯,我年年防备,各军虽有战守之劳,无克削之苦。嘉靖至隆庆,和议既成,不修战守。各军虽有克削之苦,而无操练之劳。如今则,外修和而内欲兼战,修和则不免仍克削以为媚寇之资,兼战则徒有操练而无首功之望。不加矜恤而克削之闻,使之治生不给,发身无阶。无事之时,尚难得其心,用武之日,何以免其怨?关键词就是怨恨。宁夏军队的遭遇,让他们对天下就有怨恨,这种怨恨不是具体指向哪个人,而是平等的怨恨一切。就是明明应该富裕起来,明明应该过上好日子,守着膏腴之地,却把生活过成一坨屎。这就导致宁夏的哗变,很少发生在宁夏诸卫,几次都集中在宁夏镇城。表面上总有政治诉求,但实际上只是有诉求的武官松了笼头,早就想大闹一场的边军便提刀杀人。他们不杀百姓、不杀直属长官,次次把刀尖儿对准外来人。少则攻杀巡抚大人,多则扯旗造反从者云集。正德年间,安化王朱寘鐇得知士兵不满,请武将喝酒,给全军赏银一两,当场扯旗造反号老天子,杀了巡抚安惟学。万历年间,哱拜造反,发动士兵索饷,杀了党馨。在这种地方做督抚,而且在如今这个年景,碰上哗变的可能性太大啦。都不必说洪承畴,巡抚王楫跑得比他还快。王楫经历过宁远兵变,内心对哗变本来很乐观,总觉得自己能跟军队讲道理。不过在去年,出了一点小变数。王楫是泰安州人,有个儿子叫王德昌,有秀才功名。宁远兵变后,王楫得了皇上赏识,儿子有投军报效之心,也沾光在老家总兵杨御蕃标营下做军官,前年剿贼立功升了指挥佥事,有机会能在临清补个守备的实缺。去年,王德昌听说潼关被屠、陕西失陷,慌张极了,辞去官职,领家丁十余,踏上前往宁夏的寻父之路。很精明一个人。他们在山陕交界打扮得跟逃兵落草似的,又是贿赂又是骗地进了陕西,逢人就说要投奔大元帅,甚至还有延安府百姓听说他是山东人,不远千里来投奔,啧啧称奇,给这好后生提供饭食。一路走了三个月,千难万险。好在见着父亲王楫,宁夏没有失陷。王德昌这便利用自己精熟总标事务的优势,给父亲选调宁夏兵充作标兵。基本上干的是抚标参将的活儿,但没有官职,即便宁夏已经跟朝廷失去联络,王楫也不敢擅自任命参将。倒是这个抚标代参将,把王德昌吓坏了。他发现宁夏简直是烈火烹油,那标营里的宁夏兵思想问题非常大,一个个满腔怒火不知该朝谁发。就这么说吧,只需要三杯酒。就可以让一个宁夏兵去煽动哗变杀督抚。甚至不需要酒,也能让这个宁夏兵去杀哗变的变兵。他们就是活着没意思。再加上洪承畴一个卫一个卫的清理田土。是。王楫和王德昌都知道,洪承畴这么干,只要能坚持到把事情首尾办好,宁夏一年时间就能焕然一新。但他们父子更知道,这么干是要出大乱子的。尤其是宁夏兵眼下的思想状态,非常混乱,根本撑不到军屯清理出来。王德昌劝王楫好几次了,不行就辞官回山东家,归乡的路虽然难走,但比在宁夏呆着强。就洪承畴这折腾的架势,多少要内讧一遭,他洪承畴发了狠,手上兵多,咱手上可没几个兵,到时候兵变要遭殃的。但王楫一直拿不定主意,因为他知道刘承宗快要攻打宁夏了。就在去年冬季,宁夏黄河对岸的灵州千户,给他上交了一份查获间谍的报告,内附间谍绘制灵州布防图一份。那灵州舆图从靠近中卫的红寺堡一直画到墙边的安定堡和兴武营,村落、水坑、河湖、道路、山林,应有尽有。甚至有的地方,王楫对比官用舆图,居然还能查漏补缺。灵州城尤其精妙仔细,城东南角的监狱、西北的仓库,城外的镇河塔、行宫、校场,就连城北是双瓮城的格局都被画得惟妙惟肖。他们截获的还只是灵州。元帅府没有充足准备,无法对灵州测绘做得如此精细,灵州如此,其他堡垒卫所也好不到哪里去。显然大战在即。这个时候他畏惧哗变逃跑,只能让宁镇本就不堪的防务雪上加霜。因此只能带着侥幸心理,希望哗变能推迟到战争来临,另一边也让儿子尽量防范标营哗变。不过对王德昌来说,防范个标营顶个屁用,他又没办法盯着每个人。而哗变、冲击署衙,只需要十几个人就能办,裹挟从众几百人,就能让镇城乱了套。所以王德昌的注意力压根就没在防范哗变上,而是直接在内心笃定哗变必然发生,做起了哗变后的逃跑准备。他一面将山东带来的亲信安插城内各处,一面自宁夏标营里选拔那种既疯狂又忠勇可信之人。这并不矛盾,因为宁夏兵的疯狂体现在没有上升空间,他们杀谁都行,为巡抚做事一步登天,也算上升空间。在城内,他让亲信常驻抚衙,备了好多套民服,还在后墙停了两辆车放了梯子、并将一些信得过的宁夏兵提拔到最近的城门职守。在城外,他置办车店养马、买入草料常备餐食,并使人交好沿途驿铺的驿丞和铺司和青铜峡的守军,规划出一条离开宁夏的逃亡之路。他比洪承畴准备的更细致。因此一听说哗变,王德昌便飞奔至抚衙,此时前门已经被变兵围住,赶忙跑到后墙。正好看见手下的山东老兵正在墙上,七手八脚地把裹旧羊皮袄的老父亲送出来,一行人赶了两辆车直奔城门。城里正乱呢,大街小巷的人都在乱跑,一路有惊无险地奔至城外,回首正好看见抚衙燃起的黑烟。被蒙在鼓里的王楫还尚不知道儿子要带他离开宁夏,闷在车里不敢露头,盘算着进巡抚标营避难,等风波过去再派儿子跟变兵谈判。结果听见喧闹,一撩帘子,好家伙人都在城外了,一干换了民装的武弁正在车店换马备粮呢。王楫傻眼了。关键儿子这帮手下根本就不听他说话,只管闷头换马裹粮,完事带着弓刀甲胄就启程奔驰。一行人跨过黄河,沿沙井、石沟直奔青铜峡,三个昼夜窜了近六百里地,进了庆阳府的环县地界。直到这会儿,驻扎在荒山秃岭的断壁残垣,王德昌才顾得上安抚弃官逃跑惊慌失措的老父亲。只不过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很快,他们一行十六人,就被元帅府延庆道的记名军兵捕获。他们来的不巧。一方面是驻守庆阳府的丁国栋正因军队超编,急于裁军,忙着举行冬季操练沙汰老弱,正处在军队最多的时候。而另一方面,延庆道总兵张振也刚刚下令,让丁国栋对环县加紧防备,防御边兵南下。丁国栋要裁军,是因为延庆旅驻军超编。元帅府各旅驻地额兵,是一道分主副两府,总兵所驻的府,一大一小两个营,额兵七千;副总兵驻扎的府,一标一小两个营,额兵五千。而延庆旅因为延安府乡党裹粮从军的缘故,超编两千,在编制上是一个五千人大营、三个三千人标营。但这随着丁国栋入驻庆阳府,情况又变了。庆阳这地方农民军多,主要以前发生过好几次大仗,像本地的刘家江海兄弟、神家兄弟,都是聚众数万的狠角儿,被打散、解散后很多人就地躲进山里。知府鞠思让手下本来就安插了上万农民军,贺人龙来了都想干一仗。同时当地还有不少没被安插的农民军,钻在山里各自生理。自从庆阳府改旗易帜,归附了元帅府,农民军一打听大元帅是刘承宗,一个个头目都要投军。关键讲话还都挺硬,张嘴就是自己给刘大元帅合过营、围过城,甚至还有人说给刘承宗做过鞋子袜子。丁国栋根本没法拒绝,关键一问刘承宗,刘承宗也说确实有这回事,就让他别难做,先全招了,让他们该种地种地,慢慢通过操练沙汰。刘狮子也有心想要加强延庆旅的军事力量,这个旅本来就弱,精锐兵力只有丁国栋和米剌印那两三千甘肃老兵。借着这个机会,把分散各地的农民军精锐力量选出来,抽到军队里,留些老弱在地方给鞠思让休养生息,不是坏事。因此就给丁国栋送了八个字:募兵贵多,选兵贵精。另一方面张振让丁国栋注意环县防务,并不是张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宁夏闹哗变了。事实上,是因为延绥镇出事了。漠南都督府的杨麒,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先是萨囊台吉率数百乌审骑兵凿开延绥边墙,随即各自扑向周边堡寨,并向南快速滚进。混乱仅持续一个时辰,破开边墙的乌审骑兵就自破口返回毛乌素海,在大漠戈壁中扬长而去。而都督杨麒则借此时机,引十余骑每人赶马四五匹,沿途仅在延安府各地换马,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冲向西安。路上军兵不敢拦截,张振收到消息也来不及询问,老长官就已经跑出延安府了。丁国栋也不知道张振究竟让他防备什么,反正手上人多,咱就啥也防备。刚好把窜进环县的王楫父子逮个正着。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演道

诸天演道

关于诸天演道当现代都市里出现打人如挂画水不过膝。当国术江湖里出现徒手抓子弹神掌天降。当武侠江湖里出现敕鬼驱神摧城搬山。当末法时代里出现天地灵气长生物质。别人练武,吾修仙。别...

剑守长安

剑守长安

二十一世纪的李剑白,来到异界神州长安。李剑白莫名其妙成为唐国六皇子,本想做个逍遥闲王,仗剑天涯,游历江湖。可正逢唐国内忧外患,李剑白不得不提剑而起,一人肩负重任。我有一剑,守了长安,护住唐国,安得天下,庇护人间。我有一剑,逆天而行。诛仙,弑神,定九州,安世间。剑与痴情皆不负!...

盲妾如她

盲妾如她

俞姝眼盲那几年,与哥哥走散,被卖进定国公府给詹五爷做妾。詹司柏詹五爷只有一妻,伉俪情深,因而十分排斥妾室。但他夫妻久无子嗣,只能让俞姝这个盲妾生子。他极为严厉,令俞姝谨守身份,不可逾越半分。连每晚事后,都让俞姝当即离去,不可停留。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可惜俞姝眼盲,夜路无法感光,总是摔得遍身是伤俞姝没有怨言,谨言慎行地当好一个妾室。她只有一个念头等她兄长造反了这定国公詹五爷忠守的朝廷,救她出囹圄!但她怀孕了。又在生下孩子后的某天,亲耳听到了詹府对她的决议留子去母。俞姝当即逃走,五爷的兵马铺天盖地地寻她,终于把她堵在山崖。那天山崖风很大,将她吹得翩然欲飞。五爷指尖发颤,声音嘶哑,阿姝,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下来,我们好好说说话,行吗?俞姝不懂,他怎么能把哄骗的话说得如此悲切?然而无论如何,她不会再留他身边了。她朝他一笑,在他目眦尽裂扑来前,纵身跃下三年后,虞城王拥兵自重,招天下名医为胞妹治疗眼疾。詹司柏听闻,发疯似的狂奔而去,看到了那位重见光明的王姬。王姬眼眸清亮如明月,笑着问候他。许久不见,五爷与夫人可好?1v1sc狗血古早风,不喜勿入。男主夫人非他真正夫人。预收宫阙春深阮茗永远闭了眼睛,在漫天大雪的深宫里。她因爱慕永熙帝进宫,又为永熙帝挡箭而死。死后魂魄飘在半空,她才看清了一切。她所谓的奋不顾身救驾,不过是永熙帝平衡朝堂玩弄权术的手段罢了。皇帝不会伤心,伤心的只有疼爱她的爹娘哥哥。她终于懂了,这皇宫如巨大的深渊吞噬着人心,没有温情也没有爱意。于是她拼了命地逃离。重生后,见到爹娘哥哥,阮茗发誓再不进宫,只与家人过平安喜乐的日子。她准备和青梅竹马的英国公世子成亲,就此开启新的人生。可定亲那日,却被生生掠去宫中。男人身上熟悉又陌生的气息笼罩着她。他将她抱坐在御书房的书案上,俯身将她圈住,使她无处可躲。那眸中如有不可抗拒的旋风席卷着阮茗。阮茗颤抖,他却笑着捧起了她的脸。阿茗怎么变了?不愿进宫来陪朕吗?朕等你很久了一个痛醒的小姑娘,一个缺爱的偏执狂皇帝不死心塌地地捧出真心,小姑娘不会爱他。酸甜口苏爽文,架空勿考据...

帝宠绝色星蕴师

帝宠绝色星蕴师

这摸也摸了,亲也亲了,就罚你以身相许吧!本尊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他,一袭白衣,拥有绝世美颜,位高权重,唯独宠爱一个人人不待见的小丑女。她,夏家孤女,人人唾弃的废材丑女,一朝穿越,名震五行大陆。初次见面,她从天而降,看了他的身子,偷了他的裤裤。再次见面,堂堂大国师却被小丑女占尽了便宜。某女双手环胸国师大人?我这一马平川的小身板,恐怕引不起你的兴趣吧!你这上下其手,难不成你有恋童癖?某男邪魅一笑本尊只是摸摸你的根骨而已,别幻想本尊会对你有意思!他们是人人羡慕的眷侣,也是天生的欢喜冤家,几月的恩宠,千载的纠缠,竟为这一世的恩怨重逢。泡美男,戏神兽,我的穿越我做主,神器丹药在手,美男跟我走!...

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是江户川东南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读者的观点。...

今天我又被迫复活

今天我又被迫复活

文案顾绒能够死而复生。从他意外身亡第一次开始,他每次死亡都会复活。以前算命的说他命不好,得取个软点的名字,不然死得早。顾绒不信,非改了名,第二天他就因为屁股疼,在去医院的路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