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时,朱慈烺在殿外冻的直哆嗦。 太不人道了,五点就起床,天还没有亮呢,尤其现在还是早春三月天,早上起床时屋檐下的冰碴子清楚可见,幸亏田守信塞了一个青铜小暖炉在他怀里,不然非冻死不可,左右一看,发现侍卫太监们一个个都冻的哆哆嗦嗦,有人还不停的流鼻涕。 如果我当了皇帝,这早朝时间必须改。 崇祯出现了,侍卫太监们跪成一片。 朱慈烺把青铜暖炉塞回田守信的手里,赶紧也跪倒:“儿臣见过父皇。” “走吧。” 朱慈烺按时出现,崇祯很欣慰,对崇祯皇帝来说,每日早朝,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容不得半分马虎和懈怠,他继位十几年来,不上朝的日子加起来不超过十天,人们以为这是他勤政的表现,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对仪式的热衷,所以朱慈烺很佩服那些朝臣,崇祯还年轻,那些朝臣可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每天被崇祯这么操练,居然也能坚持下来。 当然了,这是腹诽,这些话可不敢让父皇知道。 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皇帝生日以及特殊的日子举行,地点皇极殿,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属于礼节性的。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也是朝贺,同样不讨论政事。 常朝,也就是崇祯热衷的早朝,不在皇极殿,而是在皇极门举行,不在殿而是门,是因为参加早朝的人数太多,最多时曾超过一千人,即使是皇宫也造不出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大殿。 百官站在门外,崇祯坐在在皇极殿的门廊中接受百官见礼,见礼完毕,摆驾右顺门的便殿,百官有事入奏,无事就回各部办公。至于为什么在皇极门举行,是因为周礼中天子“内朝”在路寝门之外。大明朝这样做是兴复周礼。 和往日不同,百官们惊异的发现,崇祯身边多了一个小小身影。 是皇太子! 皇太子昨日校场检阅京营,撸掉徐卫良,杖击阳武侯,还斩了一百颗假兵的人头,此事早已经传遍了京城,对文官百官来说,皇太子出现,简直就像是踩着七彩云彩,忽然出现的孙悟空! 不是说他们不知道皇太子的存在,而是皇太子出场的方式,让他们瞠目结舌。 大明三百年了,还没有这样的皇太子呢。 而对皇太子的评价,也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一种认为他暴虐,不似仁君,一百人说杀就杀了,未来怎么可能仁义治天下?另一种则认为他睿智果决,行霹雳手段,会是大明的中兴之主。两种评价产生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行为,今日的奏章比往日多了三成,这多出的三成,都是冲着皇太子去的,有人弹劾,有人称赞,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皇太子本人会跟着皇上出现在朝堂。因此,那些上表弹劾皇太子的人,心里就忍不住就有点嘀咕了,就好像打人不打脸,背后骂人和当面骂人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百官观察太子,太子朱慈烺也在观察百官。 特别是首辅周延儒,大学士陈演、谢升、魏照乘。 这四人是现在的内阁成员。 周延儒是奸相,陈演、谢升是软骨头,分别投降了李自成和满清,陈演还劝李自成称帝,魏照乘才能庸劣,崇祯十六年被言官弹劾而罢职,十七年北京城破,他徒步走到南京,卒,算起来也是我朝马拉松运动的先驱者。 因此,内阁诸公没一个是能用的。 内阁如此,可想崇祯十五年的朝政糜烂到何种地步。 除了内阁,还有两个朝臣朱慈烺多看了几眼,一个是工部尚书魏藻德,另一个是兵部右侍郎吴甡。 魏藻德最有名的就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即将兵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1年5月19号,从24章开始入V,看过的小可爱们不要重复购买。入V当天三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往后也请继续支持。元瑾汐从入府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是个替身,替的是颖王那个心心念念而不得的人。但这事她不...
(帝后CP非双洁女主进宫就独宠)谢朝颜,出身簪缨世家陈郡谢氏,祖父是左将军谢桀,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王光,出身琅琊王氏,手握兵权。谢朝颜本该是上京城最尊贵的世家女,但是在先皇立嗣一事上,谢桀和王光有了分歧,自此两家分道扬镳,谢朝颜和其母亲成了最尴尬的存在,六岁那年,谢朝颜失去了母亲,被赶去了谢氏祖宅,被家族彻底抛弃,在那里生活了近十年。之后她的祖父和外祖父想要利用她的婚事为而家族牟利,她不愿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漫漫诸天,问道长生。...
另一个时空中,陈一闻开始了全新的人生。于是一段瑰丽的历程,又开始了。第一书群1022376780...
文案起初的异样,是家里的猫不让抱了。林秋石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充满了不协调感。然后某一天,当他推开家中的门,却发现熟悉的楼道变成了长长的走廊。走廊的两头,是十二扇一模一样...
二十一世纪的李剑白,来到异界神州长安。李剑白莫名其妙成为唐国六皇子,本想做个逍遥闲王,仗剑天涯,游历江湖。可正逢唐国内忧外患,李剑白不得不提剑而起,一人肩负重任。我有一剑,守了长安,护住唐国,安得天下,庇护人间。我有一剑,逆天而行。诛仙,弑神,定九州,安世间。剑与痴情皆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