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网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刘藻一怔,她的确未曾想过,她知太后的私心,她欲将她变作傀儡,独掌大权,却未想过,谢相有何私心。  这一念头刚出,刘藻又觉不对,太后的私心也并非她亲眼所见,而是昌邑王与谢相暗示的。她忽然想起那日,胡敖与公孙绰与她讲述当年武帝朝时的旧事。同一件事,二人却是截然不同的说法。那时起,刘藻便知,宫中之人所言之事,未必是实话,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自己是在说谎。  那么,昌邑王与谢相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太后当真是要将她作为傀儡?谢相特意赶来,暗示她当居未央宫,有何私心?  太后间刘藻神色变幻,不由笑了一笑,继续道:“谢相可不简单,陛下切不可小瞧了她。她今朝年仅二十八岁,以此少龄而居相位者,古之少有,陛下不妨试想,她究竟,有没有私心。”  谢相有没有私心,刘藻以为是有的,但并非是因太后挑唆,她早有怀疑,只是未曾断定罢了。  “但凡是人,总有私心,谢相有,太后有,朕也有。”刘藻的语气淡了下来,依旧不松口,留在长乐宫。既然谢相特来暗示,太后亲自召见,可见皇帝居住何处,自己是能说上些话的。  太后原先以为刘藻不过是名孩子,且还是宫外长大,养得不谙世事的孩子,先前中黄门曾有奏禀,皇孙怕是早慧于常人。那时她忙于谋划废黜昌邑王之事,未曾上心,眼下看来,新君果真早慧,难以常人度之。  “陛下有何思量?”太后又问。  刘藻沉默片刻,答道:“登基大典总要准备些时日,暂且不忙定下此事。”  太后望着她,摇了摇头:“看来陛下心志颇坚。”  刘藻打起精神,预备应付太后接下来的为难。  不想,太后忽然显出阑珊之色,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  刘藻惊讶,将她送来此处的女官,悄无声息地上前,恭声道:“太后要歇息了。”  刘藻又看了太后一眼,她已躺会宽榻上,合上了眼,不再看她。  这回,女官未再将她送回那处小宫苑,而是将她带到永寿殿。  永寿殿与长信殿相距不远,是一处大殿。较之她先前所居小宫苑不知大了多少倍。殿中有许多宫人,来来往往地忙碌,刘藻一时辩不过来,更不必说记下他们的名姓。  女官将她送到,便退下了。刘藻入殿坐下,看了看殿中的陈设,又小心地拿起一旁几上放置的两卷竹简。竹简珍贵,她在外祖家中,不怎么见到,故而格外爱惜。殿中还有许多华贵而价值万金之物,譬如墙上所悬青铜剑,想必便是出自名家之手,然而刘藻却只看中竹简。  待将竹简展开,大略看过,方站起身来,走到那青铜剑前,伸手将它提了起来。  青铜剑极重,刘藻在手中握了片刻,便觉得沉,她手握剑柄,将剑拔出,眼前剑光一闪,便见剑刃锋锐。再往外拉,可见剑身上刻有二字,二字是小篆,并非时下常用的隶书。刘藻辨了辨方认出是赤霄二字。剑身寒光逼人,有如霜雪。  是把好剑!  刘藻叹道,又惋惜,可惜沉了些。她得习些武艺才好。听闻武帝便颇具武德,能在马上挥剑斩旗。  她从前从未想过要习武艺,只是眼下,却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想起了这一遭。  刘藻又将剑置回原处。  门外传来脚步声,刘藻转身,便见胡敖与公孙绰走了进来。二人一入门,便在她身前跪下:“拜见陛下。”  刘藻愣了一下,而后笑道:“不必多礼。”  她方才在太后面前,一口一个朕,眼下见了熟人,却有些羞赧起来,温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胡敖答道:“太后派臣来,命臣好生侍奉陛下。”  公孙绰立在一旁,没有插话。  刘藻点了点头:“也好。”宫中到处是人,却无她相识之人,有他二人在,到底能多上几分慰藉。  胡敖与公孙绰侍奉了她二十余日,知她喜静,拜见过,便不再开口,悄声退下了。  刘藻看过了书简与剑,开始思索起太后的话来。谢相也有私心,她的私心是什么?刘藻还年少,许多事是不懂的,要她去猜一国相邦有何私心,未免太过为难人。刘藻毫无头绪,只是她想起了一事。  谢相与她相处之时,显得十分坦然,但有所问,必有所答,唯有二事,她皆避了过去。  一是十几日前,刘藻当面问她,为何要在大局已定之时,谋废立之事,而非先帝驾崩之初,与太后一起拥立刘建,那时拥立刘建,岂不是更为顺势而行?  二是今日,她问她,如何断定她便是卫太子之女。她在宫外,又甚少出门,纵使有人换了她,也能神鬼不知。谢相何以这般肯定,她就不怕当真乱了刘氏血脉?  刘藻忽然有所感悟,这二事虽不相同,却都与她有关。来处  永寿殿是一处大殿,殿中宫人环绕。除胡敖与公孙绰外,刘藻一个都不识得。他们如最初的胡敖与公孙绰一般,不敢直视新君,亦不敢与新君多说半句。  刘藻明白,她的牢笼不过是自一处小宫苑,改成了一座大殿。胡敖与公孙敖是太后与她示好,其余监视她的宫人,则是太后的警告。  刘藻照常起居,落入旁人眼中,显得新君泰然自若,气度非凡。刘藻自己却知晓,她不过是毫无办法,暂且蛰伏,寻求脱困之法罢了。  宫人们步步紧守着她,更衣、用膳、读书、就寝,无一不分离,胡敖与公孙绰虽在,却只可照料新君起居,便是单独说话,都无时机。  如此看来,太后对她的看守,较之先前,更为严厉。  但也有不同之处。  刘藻每日还需面见大臣。前来觐见的大臣,多是太常寺的属官,分别是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他们前来来为新君讲解登基之时所用礼仪。  这时刘藻才知,登基大典不仅仅是昭告天下当今天子换了何人而已,还需祝祷上天护佑大汉,敬告先王哪一名子孙登上皇位,这些便是祭祀。  祭祀之典极为郑重,要紧不下登基大典,还有大臣称,昌邑王之所以不能保住皇位,便是因他登基之后,对上天与先王心存不敬,竟连高祖都未祭拜。故而这回,太常寺的属官们格外尽心。  他们日日都来,太史为新君讲授天时星历。  太乐讲授祭祀乐舞。  太祝讲授祭祀之时所用祝词与如何迎送先王诸神。  太宰讲授祭祀之时所用礼器鼎俎。  至于太卜则是卜算吉凶。  刘藻起头听得很专注,渐渐地她便走起神来,觉得这般郑重敬畏地祭祀先王与诸神,似乎并不会得到上天格外厚爱。她生长于民间,纵然不常出门,每年也总会有几趟外出的时候,她见过百姓的苦难,听过生灵的艰难,也常闻何处洪水,何处旱涝,时常有天灾降世。  那时可不是不敬上苍的昌邑王在位,那时是先帝治理天下,祭祀之时必是极为恭谨庄重。  但太常寺的诸位属官皆是面目严肃,口气郑重,刘藻便将这些怀疑都留存心中,并不说出来,甚至认真地听讲,力求登基那日一步错都不出。  除去太常寺的属官,刘藻还见过几回御府令。御府令掌天子袍服冠冕,她来为新天子量体裁衣。  刘藻见了她,倒是挺高兴,因她是名女子。吕后称帝后,以姓为号,朝堂郡国皆尊称她为吕帝,及至吕帝驾崩,亦是称呼不改。她有诏令,女子可继承大统,亦可封侯拜相。  大汉以孝治天下,文帝刘恒原是代王,吕帝将他自代国接入京中,立为太子,与他有养育之德,栽培之恩。文帝即位后,不能违背吕帝的诏令,也会拔擢女子为官。后来的皇帝皆是文帝子孙,这条诏令自然不曾废弃。  然而,当真能入仕的女子,却没有几人。  谢相是她见的你们  新帝登基,乃是一国盛事。  刘藻卯时起,更衣,出殿。时天还蒙蒙亮,殿前沾满了宫卫与礼官。皇帝的每一步皆有寓意,何时出发,何处驻跸,俱有明文规定。刘藻演习过许多次,她又聪明,自不会出错。

热门小说推荐
凶狠狠的指挥官,晚上粘着要亲亲

凶狠狠的指挥官,晚上粘着要亲亲

作为星际最高指挥官,权洛怎么也没有想到,至亲的妹妹竟会趁着自己虚弱的时候将自己杀害从而取而代之,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再次睁开眼,竟重生到了死对头的星球上,还附身成了他的妻子!面对一个劲撒娇求抱抱的死对头,权洛只觉得整个世界都玄幻了,毕竟她认知里陆谨是一个高冷不爱言语的冰山男!...

夫人别嫁了,主帅他不孕不育啊

夫人别嫁了,主帅他不孕不育啊

末世大佬姜丝跟丧尸皇同归于尽,身穿阿贝尔星际。阿贝尔星系人口却一直下降,200年没有新人口诞生。新来原始物种姜丝具有100的生育值,意味着打一炮双响,这还了得?于是姜丝找了帝国不孕不育亲王兼元帅做老公,仗着不用生孩子一心搞事业,成了种植大师,药剂大师,古文大师,一天姜丝呕吐不止,肚里怀崽的信息通过光脑进了生育库,整个星际沸腾了,200年了,终于有崽了,姜丝瞬间成了真正的星际团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夫人别嫁了,主帅他不孕不育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圣主的世界之旅

圣主的世界之旅

求助,变成成龙历险记里被挂在墙上的圣主,龙叔老爹马上就要打上门来,应该怎么办?嗯?你问我怎么变成圣主的?这不重要,关键在于身为反派的我该怎么活下来?(简介无能,请移步内容)...

宋北云

宋北云

人生本来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一块羊油饼一碗麻油汤一间青瓦房足矣,所以你们别逼我。...

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

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

海城最骄傲的千金宋欢入狱了,传闻是她最深爱的丈夫做的。傅辰年说,她害死了陈琦月的孩子,她该死!一场婚姻,她许他入骨深情,他赠她锒铛入狱。三年折磨,磨去了宋欢一身的傲骨。出狱后,她只想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却被傅辰年找上门来绮月不能再生育,你还欠我们一个孩子!自此,她又踏进了地狱。他大婚那日,她死在了手术台上,一尸三命那场盛世婚礼上,她的死讯传来,新郎猩红了眼眶,一瞬白头。四年后。三个包子看着还在苦苦寻找他们妈咪的男人,小肉手一挥不要再找我们了!我们已经找到满意的新爸爸,不要你啦!...

重生17岁:缘来妻到

重生17岁:缘来妻到

林大少说我家妹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年年考第一。班主任欲哭无泪林同学月考作弊,连考卷都撕了啊。林大少又说我家妹妹从小体弱多病,林黛玉中的林黛玉。教导主任想死的心都有您家孩子在学校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