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宋应昌的避战并没有让这个话题日趋消沉,反而在民间愈吵愈烈。
奇怪的是,严党从最开始气势汹汹地要拿高翰文开刀,搞攘外必先安内,但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清流这边实在没什么好的理由去阻止这件事情。
虽然当官的,一个个避之不及,但民间早已吵开了花。特别是从杭州传过来的新型说书,就是将传统英雄神话的说书,拓展到说书加上身边故事笑话感悟,再加上评书。这种极具互动与感染力的娱乐方式,迅速扩大了大明乐子人的数量。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说实话平时听到孔子两个字身子都要恭敬地缩着的。如今难得有机会看他孔家的笑话,虽然嘴上一句圣人不可轻辱。心里想的却是希望来个重辱。
原本大家还在争西学与儒学,还没吵出个结果。其实主要是当前的大牛与学子都找不到一个皮破西学却不伤害儒学的法子。仿佛任何辩经都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一般。搞得各个酒馆清流茶庄的书生都唉声叹气的。
因为要在逻辑的归纳与演绎之外给儒学找落脚点,没找到还好,找到了,儒学不就真成神学了吗?
大家刚刚凝聚出一个共识:那就是杭州的高翰文简数典忘祖,挖儒学的根。没两个月,杭州又传出了一个“原儒”。
如果说高翰文这个西学是把儒学的地基挖空,那张逊肤这个老牌儒生搞出来的原儒基本就将儒学的大厦炸得渣都不剩了。
其真正原因在于张逊肤那老不知事的真要求按照儒学经典来办事。儒学经典第一条就是恒产恒心。要是人人都有恒产,都有房有地了,置当前的士绅官僚于何地。如果人人都有恒产,那学子居这些辛苦读书科考的,岂不是毫无意义。
大家对比了下西学,瞬间发现原儒这个异端邪说更为可恶了。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得先把这个批倒批臭,才能对付西学了。
由于严党的缺位,清流可不敢乱说原儒,只有在中间派的官员与底层士子,连着京城的各个掌柜帮办都在议论。
学子们的理论就是原儒不切实际、刻舟求剑、食古不化,等等不一而足。仿佛不现实的东西就不值得追求一般。好在也没谁反问一句,如果一切都讲现实,那要你们这帮高高在上的读书人有何用?
-----
仲夏的一天,从泰州过来的一位学子匆忙来到学子居,也去敲了宋应昌的门,要不是递了颜钧的帖子,差一点就要吃闭门羹。
宋应昌在自己师门的讨论笔记中是看到过颜钧的名讳的,知道是老师的友人。来人有颜钧的帖子,相比也是泰州学派一流。这让已经自我禁足一个多月的宋应昌终于可以跟锦衣卫以外的活人交流,倍感高兴。
来人被拉进屋,就看宋应昌插上门栓,招呼坐下就讲个滔滔不绝。
“刘兄,你可是泰州学派门下?为何京城,可是颜师叔那边有甚指教?此次进京若有需要尽管开口,你只要跟着我一起,没有谁敢乱来的……”
刘君墨坐下,喝了一口水,就奇怪地默数了大约好几十息,对面初次见面的宋应昌才停了话头。
刘君墨是打听了行情才来的,当然知道这个师兄确实有净街虎的属性,没办法,谁身边跟个锦衣卫,谁也会拥有这个属性。
刘君墨此来,主要是求名,也是为了正名的。为自己与泰州学派求名,也为儒学正名。
当然,作为泰州学派年轻一代的异端,刘君墨在颜钧还没返回泰州就已经开始学习《新编洗冤录》后面的逻辑学了。
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儒学确实没法讲演绎,因为当前的儒学理论压根不是基于性善论或者性恶论而来的。他要走的是归纳验证。来北京,就是为了一炮而红。问宋应昌就是想让其帮忙看看或者完善一下。
毕竟,只有结合传统文化的西学才是更容易推广的西学,从这个视角,刘君墨是不愁劝不动宋应昌的。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只听颜师叔讲高知府辩才无双,其大弟子更是个话痨。
身为丞相嫡女,襁褓中就被换到市井苦苦求生。好容易认主归宗,却陷入绵绵不绝的内宅争斗中。她想和睦姊妹,孝顺长辈,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极品们一个个都不想让...
文案一妖界小公主菀凝一生顺遂过于咸鱼,妖皇一气之下把人踢到下界历练,成了大清一等公彭春的嫡次女(?)。彭春福晋大婚多年不孕,国公府上有原配嫡妻留下的嫡长子,下有被抱养记在嫡妻名下的庶长女。身为继妻...
末日来临,幸存者们还在为活下去而垂死挣扎,柳帅却带着一大群美女到处暴打丧尸...
魂穿濒死百岁老大爷,幸好度过劫难增寿五十年,为了不那么快入土,为了不被玩家攻略,我姑且先成为异界老不死吧。(种田,慢热,已有完结老书,人品值得信赖)...
穿越成犬夜叉里的弥勒,帅不帅的先不说,但是手上的风穴是真的要命。为了解开风穴的诅咒,弥勒不得不准备踏上消灭奈落的道路,为了消灭奈落,他首先将目光望向故国的土地...
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 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 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 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 什么后金,什么闯王,咱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