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酒不错,入口甘醇。”
卢植首先尝了一口,对于卫宁的酒,是认同的。
蔡邕细细品尝了一会,赞叹道:“不愧是从建康年间存下的酒,甘醇程度,比现在很多酒都要好,仲道有心了。”
卫宁满足地笑道:“晚辈孝敬长辈,是应该的!”
说着,他喊来两个下人,分别送一杯酒,给蔡琰姐妹品尝,最后目光落在杨昭身上,笑道:“请明光也尝一尝这种美酒,明光应该不会常喝。”
言外之意,就是杨昭草根的身份,喝不起这种陈年好酒。
别人可能听不出他的嘲讽,杨昭正好听懂了,但是没有生气,举起酒杯品尝了一口,赞道:“确实是好酒,与平常喝的酒相比,更纯,也更醇,多谢仲道的美酒。”
此时,卢植说道:“前些日子,明光带了一份蒲桃酒回来,那是来自西域的好酒,在洛阳也很罕见,我让明光带来了,也准备与伯喈品尝。”
蔡邕笑道:“你们的想法,都在酒上面,前两年凉州叛乱之后,洛阳少见了西域的蒲桃酒,明光也有心了。”
他已经当作,是杨昭送的礼物。
不过他们的表现,在杨昭看来,有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至于是哪里不对?
他一时间又说不出来,觉得蔡邕和卢植的交流,好像多了一种什么特殊的东西在里面,然后又和卫宁牵扯在一起。
卢植提出蒲桃酒,像是帮杨昭反击卫宁的酒。
一会后。
蒲桃送进来了,还有那几个,酒泉玉做的夜光杯。
卢植抬手指向杨昭,下人会意,把酒送到杨昭面前。
杨昭尽管不太理解,但也明白该自己表现的时候,先将白如羊脂的酒泉夜光杯拿出来。
蔡邕好奇道:“明光喝蒲桃酒,还需要自备酒杯,而且是玉杯。”
不仅他好奇,卫宁也很好奇,不知道杨昭要折腾什么东西,不禁有些担忧。
卢植给了个眼神,像是要让杨昭解释。
“我知道!”
还不等杨昭开口,蔡贞姬首先说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蔡贞姬,就叫做蔡婧。
蔡琰听到妹妹这么说,将下面的两句诗也念出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蔡婧补充道:“杨中郎手里的,是一种用酒泉玉做成的夜光杯,喝蒲桃酒,搭配夜光杯,更有风味,特别是月色正好的夜晚,月亮的光华,映照在酒泉玉杯上时,玉杯闪闪发光,酒液殷红,对吧?”
卢植哈哈一笑道:“原来侄女也听说过这些典故,葡萄美酒夜光杯,这首诗写得极好,伯喈诗书世家,两位侄女出口成诗,令人羡慕!”
“诗中描写的意境,倒是和明光相配。”
蔡邕念叨了几遍,还是第一次听到夜光杯的典故,虽然好奇两个女儿为何会知道,但现在不便追问,又道:“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些悲壮了,这首诗,是你们写的?”
言罢,他看向两个女儿。
自己女儿有什么作品,什么水平,他比谁都要清楚。
这首诗不像是她们所写。
杨昭也被她们震惊了。
“难道她们也是穿越者?”
这首《凉州词》,他只和甄俨说过一遍,连卢植也不知道,夜光杯的典故,他只告诉过甄俨和卢植。
甄俨还没有开始推广和预热,这些不可能传出去,她们居然知道了?
莫名的来到饥荒的世界,没有系统,没有现代科技,没有同类,我要做的只有活下去,参加猪鱼大战,骑牛打四boss,与影怪斗智斗勇,我只是为了活下去...
杜启穿越初唐,搞科学,建工厂,兴教育,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盛世。...
本文7月8号入V,当天万字更新掉落哟远道而来投亲的国公府表小姐,行为粗俗又贪慕虚荣,竟然对四皇子李承熙自荐枕席,丢了国公府的脸面,被一盏毒酒送了行顾香凝就穿成了这位表小姐。更恐怖的是这位表小姐她还是假的,冒名顶替的。原身只是个丫鬟,此时,已经入了国公府,她连后悔都来不及。顾香凝翻烂了当朝律法,以奴代主,其罪当诛!所以她是不是死定了?!那她还是收拾收拾细软跑路吧。大萧四皇子李承熙性格阴晴不定,天性凉薄,天下人皆惧他。后来四皇子李承熙捡了个美人美人柔弱淡白,哭起来似一枝春带雨的梨花儿般娇嫩,却狡猾难驯,总想跑路。李承熙凤眸幽暗缱绻,掐着美人酥腰,声音温柔残忍透着血腥,再跑打断腿!美人搂腰贴脖,哭哭啼啼,四皇子,我错了不是的,你听我狡辩腹黑凉薄蛇精病四皇子X没心没肺满口谎言只想跑路皮皮虾女主阅读指南1苏爽小白文,如有不适,请果断点叉。2人物三观不等于作者三观,周知。3架空,文中设定颇多,考据党慎入。4每天中午12点更新。推一下自己的完结肥文穿越到抄家现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男主请不要强扭剧情(穿书)作死女配逆袭记。预收文今天和离了吗?穿书花浓穿成了一本男频权谋文中的炮灰女配。男主会位及人臣,而她则是他那早亡死于‘意外’的发妻。她死后,那人迎娶了对他痴心已久的诚王的女儿春晖郡主,成为一代权相。而此时的权相还只是个清冷俊美的少年。花浓觉得她应该和他谈谈和离的问题。...
文娱从心动开始是神奇的鸽子精心创作的都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文娱从心动开始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文娱从心动开始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文娱从心动开始读者的观点。...
好兄弟为解除婚约而苦恼,端敬侯府小侯爷宴轻醉酒后为好兄弟两肋插刀,不就是个女人吗?我娶!酒醒后他看着找上他的凌画悔的肠子都青了!凌画十三岁敲登闻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