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章条贯
回到福宁殿,赵煦脑子里,依然是景福殿里堆磊的整整齐齐的金锭、银锭、铜锭。
塞满了箱子的青铜钱。
堆积如山的香药、一根根洁白的象牙。
数不清的丝绸锦缎。
甚至还有整整一万匹的吉贝布。
吉贝布可能现代人很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了。
棉布!
早在唐代,棉花就已经在岭南等地开始种植,并开始被人织成布,取名:吉贝布。
吉贝布做的被子,就是时人所称的:重衾。
白居易诗云: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到了宋代,随着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尤其是仁庙时代后,南方地区开始展起来。
南方特产的吉贝布、重衾,开始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
只是,这些东西很贵!
至少是普通绢布价格的十倍,甚至是几十倍!
所以,除了勋贵富商,没几个人买得起、用得起,流通范围也很狭窄。
哪怕是富贵人家,买回去也是做成重衾。
棉衣棉裤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真正的富贵人家,不会去穿既不时髦,也不好看的棉衣。
狐裘、貂衣难道不香吗?
普通市民百姓,则根本消费不起,价格昂贵的吉贝布。
此外,岭南木棉产量也很有限,影响了吉贝布的推广。
所以,终宋一代,吉贝布的角色和地位都很尴尬。
但,在现代留过学的赵煦知道。棉花最适合种植的地方,其实不是岭南。
而是……
熙河兰会路!
因为当地不仅仅有着合适的气候,恰当的降水。
最紧要的是,当地有大片大片适合棉花种植的荒地!以及大批大批廉价的劳动力!
……
“六哥在想什么?”向太后见着赵煦回宫后,就一个人在殿中呆,不由得问道。
“母后……”赵煦回过神来,看着向太后:“儿在想,父皇曾和儿说过的一个国朝典故……”
“嗯?”
“去年,父皇带儿在庆宁宫中读书时,曾和儿说过,当初太祖初登大位,曾欲制一熏笼,命有司即刻敬献,有司却言:御前进献,须先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本局覆奏,然后方能进献,如此,须则数日,方可献御前;太祖震怒,问左右:谁做的这般条贯来限制于我?……”
向太后听着,知道赵煦说的,就是本朝祖宗最有名的熏笼之制的故事!
所以,她静静的听着,眼中满是赞赏。
“左右答:乃是宰相!”
“太祖怒,诏赵韩王(赵普)御前责备:我在民间,得一熏笼不过数十钱,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故?”
“赵韩王对曰:此条贯,非为陛下所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也!”
身为丞相嫡女,襁褓中就被换到市井苦苦求生。好容易认主归宗,却陷入绵绵不绝的内宅争斗中。她想和睦姊妹,孝顺长辈,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极品们一个个都不想让...
文案一妖界小公主菀凝一生顺遂过于咸鱼,妖皇一气之下把人踢到下界历练,成了大清一等公彭春的嫡次女(?)。彭春福晋大婚多年不孕,国公府上有原配嫡妻留下的嫡长子,下有被抱养记在嫡妻名下的庶长女。身为继妻...
末日来临,幸存者们还在为活下去而垂死挣扎,柳帅却带着一大群美女到处暴打丧尸...
魂穿濒死百岁老大爷,幸好度过劫难增寿五十年,为了不那么快入土,为了不被玩家攻略,我姑且先成为异界老不死吧。(种田,慢热,已有完结老书,人品值得信赖)...
穿越成犬夜叉里的弥勒,帅不帅的先不说,但是手上的风穴是真的要命。为了解开风穴的诅咒,弥勒不得不准备踏上消灭奈落的道路,为了消灭奈落,他首先将目光望向故国的土地...
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 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 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 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 什么后金,什么闯王,咱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