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武宗灭佛事件,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发展演进的一次重大浩劫,也称“会昌法难”。
后代佛教徒将其与之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以及之后的后周世宗灭佛并称为“三武一宗”。
那么,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其背后深层次的动机是什么?
大唐在建国之初,是个对宗教相当宽容的王朝,不仅佛教进入史上最为鼎盛时期,出现了玄奘、鉴真、一行等举世闻名的高僧。
其他宗教,比如中国本土的道教,以及从西方传入的祆教、景教,在长安这座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中,也都各有信徒、互不干扰。
而大唐历代帝王大都是些多宗教信仰者,在崇信佛教的同时,并不影响他们对其它宗教的信仰,释迦摩尼与太上老君平分秋色、和平共处。
佛陀、道士成为朝中权贵争相拉拢的座上宾,甚至许多高僧、道士可以自由出入守卫森严的宫禁,替帝王祈福消灾、答疑释惑。
不过总体上看,由于道教需要精通占卜测算、炼制丹药、望山看水等众多技能,对文化层次有着一定要求,进入门槛较高,受众相对较少。
而佛教讲究众生平等,主张放下执念皆可成佛,民间信徒显然更多。
至于景教、祆教以及其它宗教,由于传入时间不长,更难与佛教相抗衡。
到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女皇执政期间,佛教发展的更加繁荣。全国各地寺院遍布,长安、洛阳更是拥有众多规模豪华、堪比皇宫的大型寺院。
佛教的畸形繁荣极大提升了僧尼的社会地位,他们不事生产,无需缴税、服劳役,还占据着大量良田,有佃农替他们劳作,有杂役替他们照看生活,俨然成为一个掌握有大量财富的庞大特权阶层。
朝中权贵以及富商大贾,纷纷将自己的亲戚子弟送往寺庙剃度,打着修行的名义享受各种红利。
玄宗以后,大唐人口一度猛增至五千多万。与之相反,朝廷手中掌控的耕地却大量集中在权贵手中,致使大唐自开国之初就实施的均田制濒临崩溃。
玄宗对此有所察觉,曾三度下诏抑制佛教规模,禁止王公贵族将田宅私自改成寺院,但收效甚微。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落,财政捉襟见肘,历任帝王都在为钱发愁。武宗执政时,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因此武宗在即位之初,就对佛教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反感。
会昌元年(814年)六月,庆阳节这天,武宗在宫中设斋请和尚、道士讲法,却只赐给道士象征尊贵的紫衣,严禁僧人穿着,以此昭示天下,自己对佛教并不感冒。
会昌二年(815年),武宗着手没收寺院财产。
会昌三年(816年),因传言有昭义军奸细,假扮僧人潜入长安,武宗向京兆府下达“杀沙门令”,三百多名僧人横死街头。
会昌五年(845年)六月,祠部奏报:全国共有大型寺庙四千六百座,民间寺院四万座,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
祠部是尚书省所属一个二级部门,分管宗庙、祭祀以及僧尼薄籍等事务。
武宗对这些不事生产、不服劳役、不缴赋税,只是白白浪费粮食的僧尼愈发厌恶,加之受到宰相李德裕,以及道士赵归真的力劝,终于下定决心将他们一举废除。
七月初一,武宗诏令全国:要求各地先毁掉建于山野郊外的招提寺、兰若寺。
招提、兰若都是梵语音译词,均为寺院泛称,只是规模、场地略有不同。
三年之期已到,恭迎哥斯拉!如果,你是一只哥斯拉这是很正经(偶尔也可以不正经)的讲述哥斯拉进化升级之路的异兽文!从弱小的幼年形态开始,通过不断狩猎捕食,吞噬各种各样的生物,从而完成一步又一步的...
柴刀流恋爱日常是神奇柠檬茶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柴刀流恋爱日常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柴刀流恋爱日常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柴刀流恋爱日常读者的观点。...
我不是唐三,我是唐三杠,杠天杠地杠众生。诸葛神弩?,来看看我这把满配M4,暴雨梨花针?我这高爆手雷不香吗?佛怒唐莲?不会做,但是我有小型核弹要不要…卫星射线与黎明之锤正在天空待命,随时可以摧毁所有武魂殿。...
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霏很忧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蝙蝠崽子文学!!OOC预警!我流所有人!OOC预警!!!!(我这突破次元壁的求生欲)一个反杀了两个系统的男人拿回了自己的身体,带着随身仓库来到了新的世界。降临新世界的第一天晚上,他在一处墓地里围观了一场踹...
望着气势汹汹的众妹子,八云羽一脸胆怯的说道那啥,你们能别追我吗,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回家啊!不行!听着众妹子的怒吼,八云羽觉得,自己的前途是一片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