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雪儿到了。”坐在龙椅上,一身紫色常服的韩毓影悄悄将这一小句话传到了倪月华耳边。
“……”一袭大红衣裙的倪月华什么都没说,只盯着桌上那只雕金的酒杯,默不作声。
韩毓影低声向身后的侍从问了一句,只好清了清嗓子,目光望向座下的人,轻声道:“开宴。”
从殿后转出一众身穿粉红舞衣的女子,皆是轻踏莲步婉转而来。古琴和琵琶清雅悠扬的乐声中,一位舞姬身姿柔软地抬起手臂,如若削葱的指尖缓缓上提,腰身一拧,如同彩画中粉墨染就的长袖便挥散开来,急旋而舞,分外精彩。
韩湘雪也被眼前挥过的道道粉缎吸引了视线。她端着酒杯认真看了一会儿,断定这女子的舞跳的着实不错。
不过……
微微垂下眼睛,韩湘雪执箸随意从盘中夹了一枚虾仁,送入口中,感觉盯视自己的那道目光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肆了。
她又抬手,给自己缓缓倒了一杯酒。
其实一般的注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韩湘雪从小便样貌出众、气度不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注视,对这种目光比较熟悉,或者说习以为常。
然而这道目光,或者说,这个人,已经断断续续看了她好久了。而且,从位置来看,大概应该是……
风栖国二皇子,凤紫珞。
她唇角勾起一抹笑,蓦地抬起眼眸,果然越过舞姬纤细的肩膀,望到了那双漆黑的凤眸。
目光忽然撞到一起,对方仿佛愣了一下,然而,韩湘雪直接惊住了。
师、师兄?
对面桌席上的少年约有十五六岁,也是一身紫缎绣银的衣衫,长发束起,一双凤眸,眉眼十分秀丽,神态却隐隐透着一股骄纵气。
就连瞧着她的时候,神情都没有半分顾忌。
不,不对。
仔细将对方的面貌看了一遍,韩湘雪望着面前翩飞的粉袖,微抿了妃红的唇。
不是……他不是凤绯璃。
这少年容貌十分俊美,同她师兄足有五成相似。而两人身姿意态相仿,乍一看去,当真有个七八分相像了。
认错了人,韩湘雪心中松了口气,又隐隐有些失望。
诚然,她的身份也一直瞒着凤绯璃,可这些年的情谊却是实打实的。她想一身轻松游遍天下,四处行医,悬壶济世,已是不太可能了。便不希望他同她有一样的牵制和无奈。
……不过,这凤紫珞同她师兄,为何会生得这般像?
韩湘雪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便不再逼视,端杯对他遥遥一祝,礼貌一笑,便将那杯酒一饮而尽。
座上的倪月华正好瞧见这一幕,一片辉煌灯烛之中,金杯玉碗,衣香鬓影,淡淡梅香,少女的笑却十分晃眼,风姿醒目。
……可是却晃得她眼睛疼。
倪月华自认一生话得随性,现今却有些开始怀疑这随性的正确性。招来了即墨音嫱给雪儿冠笄已经让她担忧不已,这下又冒出个以前定下过婚约的,……怎么才能让她安下心来?
皇后娘娘周身的气压简直低得不行,韩毓影目不斜视都能猜到她现在在想什么。
叹了口气,他将自己案上的一小碟青果递了过去,撂在她案边上。见她果然望了过来,就悄悄用内力传音道:“不用担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回不一定是来要信物的。”
倪月华蹙着眉头,笑容十分难看,也悄悄传了一句话过去,道:“你教我如何不担心,没看见那凤栖国的小子一直盯着雪儿看吗?”
“雪儿生得漂亮,这有什么。放心吧,我定会想办法将这门亲事推掉的。”韩毓影安慰道。
这边正说着,酒过三旬,坐在他下手的一位臣子得了凤紫珞的眼色,趁着歌舞间歇从席中走出,在殿中跪拜下去,高声道:“凤栖国丞相何亦佳,参见皇上、皇后娘娘,祝皇上、皇后娘娘福寿安康!”
“何大人请起。”韩毓影连忙抬手,而这位一身深衣、长发规束的使臣站起来的时候,韩湘雪才意识到她是位女子。
凤栖国左相何亦佳,七年前新科进士的探花郎。刚刚任职时,不过一介县令,几年来官位擢升,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臣奉吾皇之命,前来恭贺公主生辰。除了礼单上那些贺礼之外,还有一物,吾皇命微臣亲手转交给公主,希望公主:()雪覆桃花倾天下
宅女林羡余被宫斗APP绑定,开启快穿之路,本应智斗嫔妃攻略帝王,然鹅amphellipamphellip看看那些渣得各有特色的渣渣,林羡余表示,争宠是不可能争宠的,她宁可当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谁敢坏老娘享乐大业,咸鱼甩尾抽死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清穿咸鱼攻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穿越之暴躁毒医不好惹是乖乖文文精心创作的都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穿越之暴躁毒医不好惹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穿越之暴躁毒医不好惹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穿越之暴躁毒医不好惹读者的观点。...
本是县令家的千金,阴差阳错却被嫡母逼迫嫁入农家。她穿越而来,身系异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婆家如鱼得水相亲相爱,干翻各路极品,过上了不一样的农家生活。嫡母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早知道这样,我打死也不会让她嫁!...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是花静苏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读者的观点。...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