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奉天殿的早朝上,群臣叽叽喳喳的争吵,朱高燨穿着亲王朝服,站在金銮椅前打盹儿。
“咳咳。”作为祁王爷的老岳父,张辅轻咳了一声,暗示朱高燨要注意仪态。
这可是奉天殿,是你打瞌睡的地方吗!
“嗯?”朱高燨从犯困中醒了过来,眼神中透露出迷茫,“怎么,退朝了?”
张辅听到这话险些倾倒,低声说道:“皇上看着你呢。”
朱高燨向金銮椅看去,果真发现朱棣也在看他。
他讪讪一笑,低声说道:“岳父你这事干的不地道啊,怎么不早点叫我呢。”
张辅人都麻了。
“好了!”
坐在金銮椅上的朱棣打断了群臣们的发言,“迁都事宜,大体已定,朕不想再听到朝中出现反对迁都的言论!”
朝中今早的争论,无非就是围绕着迁都的事情展开。
因为大明洪武与建文两朝都在金陵城登基,而朱棣登基也在金陵城,可这么多年一直都生活在北方的朱棣本身并不喜欢这里的气候,他一直想要回到顺天府,毕竟顺天是他逐鹿天下的起点,也有他多年打下的根基。
但仅凭这点就进行迁都显然不够,迁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需要文武百官们的支持。
不过显而易见,百官们并不愿意支持朱棣迁都。
大明建国几十年了,京师里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抱团势力,他们的根基就在金陵城,若是迁都,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根基。况且顺天府天气严寒,过惯了金陵城这四季如春生活的百官们并不愿意跑过去挨冻。
只不过永乐七年发生的一场巨变,让朱棣有了充分的理由去坚持迁都。
永乐七年八月,淇国公丘福远征漠北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让朱棣恼羞成怒,不仅决定御驾亲征,还要一次性收获足够的胜利果实,于是在第二年,朱棣带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漠北。
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必须有一个适合修整的城市来作为依仗,于是顺天府便开始体现出它的战略意义。
虽然太祖高皇帝打败了元朝,但蒙古才是元朝的“大本营”,他们对中原地区仍旧虎视眈眈,如果继续将都城定在金陵城,整个北方地区依旧有成为主战场的可能性,所以朱棣迁都顺天,将大明的主要兵力囤积在北方,从而有了和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断争斗的底气,如此方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只不过因为山东洪灾的事,延误了修筑顺天皇宫的运输工程,本就不愿意迁都的群臣们找到机会直接跳了出来,以“天公不作美”为借口,反对迁都。
朱棣为了让这些人闭嘴,高声说道:“朕决定,巡视顺天,以安民心!”
“下面,朕说一下这次随驾北巡的名单……”
朱高燨听到这里笑了,连名单都整理好了,老爷子这是早就准备好北巡了顺天啊。
满朝文武百官叭叭个不停,一点用都没有,谁都无法动摇皇帝的想法。
朱棣将早就写好的名单递给了汤承,由这位大太监朗诵。
“朕北巡之后,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太子少师姚广孝辅佐……”
听到“姚广孝”这个名字,朱高燨不由看向了站在文臣之首位置的老和尚。
姚广孝,这是个神人,虽然是个和尚,干的却是造反的事,靖难之役后背最大的阴谋家,辅佐朱棣把这个天下给打了下来。
朱棣称帝后,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有“黑衣宰相”之称。
后来,朱棣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朱棣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每逢朱棣往来于金陵、顺天之间,以及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金陵城,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
……
身穿朝服,面色平淡的姚广孝或许是注意到有人在注视自己,侧身用阴狠的三角眼看向了朱高燨。
这面相哪里像是个和尚,分明是个十恶不赦的恶徒!
王思尧因天生拥有鬼眼,在十八岁的时候得到祖辈传下来的一块黑色石牌,由此打开了招魂客栈的大门。...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进来看看吧,反正前二十章不要钱(狗头)。聂然出生不到一个月,被重男轻女的奶奶掐到昏迷扔到乱葬坑,又被同村聂独眼家的大黄狗叼回家,从此由聂独眼收养了。十六岁这年,聂然的亲生奶奶和爸爸杨大勇将她卖去配阴婚,...
向天传之三国行是翱翔的木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向天传之三国行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向天传之三国行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向天传之三国行读者的观点。...
为保住家产,遗腹子慕流云女扮男装二十载,只想当一个平平无奇的司理参军,招招猫,逗逗狗,破破冤案,顺手再解救几个无知少女。可是一不小心,怎么小辫子就落到了活阎王手里。慕流云提刑大人,查案就...
被网络鸡汤忽悠瘸了的南时倾家荡产盘下了一个古玩店,结果因为不懂行经营不善快破产了。下个月就是他破产背债的日子,南时的目标很简单加油卖货!坚决不能破产!明天就去义乌进货!只是万万没想到,最后他的古玩店是保下了,还人流如织日进斗金,就是这做的...
主世界情满四合院。第一轮行程都挺好第二轮行程我不是药神第三轮行程笑傲江湖第四轮行程小舍得第五轮行程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