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网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章 征辽亦偶然(第2页)

一直招兵买马,积谷练兵,修筑城防。而隋朝也是先灭南陈,再败突厥,万事齐备,只等着东征高丽了。高句丽人并不傻,他们不想做以待毙,因此他们在备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拉拢东北的各部族,尤其是靺鞨和契丹,尤其是契丹。契丹处于突厥、大隋、高丽三家之间,无论契丹倒向谁,谁都能在这场对峙之中取得积极主动的地位。契丹此时就如同三国之时的荆州,关系全局。契丹人早年是突厥附属,后来依附隋朝,高丽人很希望把契丹给拉拢到他们一边,以增加战略缓冲地带,同时打通与突厥之间的通道,关键之时可以突厥高丽联手。

“高丽狼子野心,朝廷早洞若观火,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现在,高丽人愚蠢的想把契丹绑上他们的战车,这正是授之以柄。我可以告诉你,朝廷方面已经正在讨论征讨高丽之事,我已经向天子上表,自请为行军元帅统军出征。到时本王统大隋雄兵数十万,高丽弹丸小国,必一举踏平尔。因此,这次让你北上,也有打前锋的意思,你多搜集下高丽情报。孤率军到后,调你帐前效力,灭高丽之后,必按功授赏,为你举荐受官。”

凌云一愣,怎么杨广要率军去打高丽,这不对啊,历史上,开皇十八年征高句丽,杨谅才是统军元帅,高颎是行军长史,上柱国王世积是陆路元帅,周罗睺是水师元帅,统兵三十万征辽,最后大败而回。怎么现在成了杨广要去统兵征辽,他揉了揉脑袋,感觉不对劲。他不认为换了杨广去征辽,这次就能反败为胜,事实上,第一次征辽,三十万隋军并非败于高丽,而主要是出兵的时间不对,水师从山东半岛出发,结果遇上台风,几乎全军尽没,直接翻海上了。而陆军大部队,情况也不好。他们出发没多久,结果遇上大雨,道路大多淹没,泥泞难行,全军爆发了疫症,死伤无数。偏偏又因道路损坏,结果后续的粮草辎重难以及时补给,这就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全军缺粮。又是瘟疫又是断粮,加上地理形势不熟,这支大军最后好不容易抵达辽河与高丽对峙,还希望水军能及时抵达增援,结果最后只等来了水军遇风浪沉没的消息,隋军后无援军,内无粮草,最后只得撤军。可一路缺粮,加上瘟疫和沼泽一般的道路,最后撤回来的兵马,有人说只剩下两千多人,有人说还剩下了四万。但不论剩下多少,隋军是大败特败,甚至可称为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兵败。

换杨广去统兵,能改变这结果么,凌云认为不能。杨谅虽然是个宠坏的皇子,没什么本事,可高颎可是大隋最能文能武的人,当年的平陈,高颎就是行军长史,真正节制五十二万大军的人。还有当初杨坚执掌北周时的叛乱,高颎就是监军。冲锋陷阵,高颎绝不会是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这些人的对手,可若统领大军,高颎绝对是大隋少有的名帅。

“殿下,某以为征高丽之事殿下不宜亲去。高句丽山高水远,立国五百年,彪悍了得。尤其是辽东寒冷,且地形多山。高句丽修建了大量的山城堡寨,攻打高句丽会很难。最难的不止是天气和地形,还有后勤运输艰难,通往辽东之地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尤其是辽西一带,每到春夏季节,那里就是一片泽国,二百余里,艰难通过。兵马越多,补给就会越艰难,到时大兵顿于险要关隘之下,如何能胜?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草率征辽太过冒险。殿下如今贤名在外,又有北御突厥南平陈朝的武功,何必要犯险征辽?胜了,不会有太大好处,若万一败了,到时可就带来极大的伤害了。”

杨广有些惊讶于凌云对征辽的不看好,在杨广看来,高丽虽然说立国五百年,可不过是一个边荒的小部落罢了,算不得什么国度。想强大无匹的突厥汗国,还不是被大隋打的四分五裂,隋军精锐,天下无敌。小小高丽,不过是手到擒来,以往不过是没有腾出手来而已。怎么可能会打不过高丽呢?

“你的意见也有些道理,孤会考虑的,也许孤应当奏请圣上以杨素为行军长史。杨素将兵,百战百胜,向无一败,有他协助孤,必无问题。”

凌云直摇头,杨广这是要作死啊。高丽真有那么好打,你后来又怎么会四征高丽而失败,还弄的亡国。杨广想作死,本不关他事,可如今他和杨广是绑在一起的,一条船上的人。杨广若后败辽东,估计这夺储之事可就难说了。

“殿下,某以为殿下此时应当全力谋划夺储之事,实不应当再分散精力于征辽之事。何况杨素是展下朝中最大助力,此时怎么能轻离。我觉得,殿下不如静观其变,只要殿下不主动请将,陛下当会以汉王杨谅挂帅统兵,然后择一重臣节制兵马,最有可能的就是让左右仆射的高颎或者杨素前往,到时殿下可于宫中活动一二,让高颍出外带兵。”

杨广打量凌云,考虑他的提议。

“殿下,这样做好处有三,其一,殿下可专主谋划夺储之事。其二,将太子的最大支持者高颎调离朝廷,是去其左膀右臂也。其三,让汉王出兵征辽,也正好不让他有机会插手夺储之事。如此一举三得,岂不最好。不管征辽胜利如何,对于殿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太子拉下马,夺得储位。只要能借此机会夺得诸位,到时不管征辽败或胜,殿下都是最后的赢家。”

这番话说的杨广果然动心,他原先考虑的是借征辽的机会,再赢取更多的声望,以此冲击太子之位。不过现在凌云这么一提,倒让他换了个角度来看待这次的征辽之事。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机会,可以借征辽把威胁到他争储的高颍和杨谅两个都排除出外。

“征辽真的会失败?”杨广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

“草率出征,必败!”凌云坚定回道。这可是历史明载,大隋第一次征辽,大败特败,全军覆没!

ps:求票票,第二卷就要开始了,提前预告,第二卷卷名:饮马长城窟!,!

一直招兵买马,积谷练兵,修筑城防。而隋朝也是先灭南陈,再败突厥,万事齐备,只等着东征高丽了。高句丽人并不傻,他们不想做以待毙,因此他们在备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拉拢东北的各部族,尤其是靺鞨和契丹,尤其是契丹。契丹处于突厥、大隋、高丽三家之间,无论契丹倒向谁,谁都能在这场对峙之中取得积极主动的地位。契丹此时就如同三国之时的荆州,关系全局。契丹人早年是突厥附属,后来依附隋朝,高丽人很希望把契丹给拉拢到他们一边,以增加战略缓冲地带,同时打通与突厥之间的通道,关键之时可以突厥高丽联手。

“高丽狼子野心,朝廷早洞若观火,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现在,高丽人愚蠢的想把契丹绑上他们的战车,这正是授之以柄。我可以告诉你,朝廷方面已经正在讨论征讨高丽之事,我已经向天子上表,自请为行军元帅统军出征。到时本王统大隋雄兵数十万,高丽弹丸小国,必一举踏平尔。因此,这次让你北上,也有打前锋的意思,你多搜集下高丽情报。孤率军到后,调你帐前效力,灭高丽之后,必按功授赏,为你举荐受官。”

凌云一愣,怎么杨广要率军去打高丽,这不对啊,历史上,开皇十八年征高句丽,杨谅才是统军元帅,高颎是行军长史,上柱国王世积是陆路元帅,周罗睺是水师元帅,统兵三十万征辽,最后大败而回。怎么现在成了杨广要去统兵征辽,他揉了揉脑袋,感觉不对劲。他不认为换了杨广去征辽,这次就能反败为胜,事实上,第一次征辽,三十万隋军并非败于高丽,而主要是出兵的时间不对,水师从山东半岛出发,结果遇上台风,几乎全军尽没,直接翻海上了。而陆军大部队,情况也不好。他们出发没多久,结果遇上大雨,道路大多淹没,泥泞难行,全军爆发了疫症,死伤无数。偏偏又因道路损坏,结果后续的粮草辎重难以及时补给,这就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全军缺粮。又是瘟疫又是断粮,加上地理形势不熟,这支大军最后好不容易抵达辽河与高丽对峙,还希望水军能及时抵达增援,结果最后只等来了水军遇风浪沉没的消息,隋军后无援军,内无粮草,最后只得撤军。可一路缺粮,加上瘟疫和沼泽一般的道路,最后撤回来的兵马,有人说只剩下两千多人,有人说还剩下了四万。但不论剩下多少,隋军是大败特败,甚至可称为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兵败。

换杨广去统兵,能改变这结果么,凌云认为不能。杨谅虽然是个宠坏的皇子,没什么本事,可高颎可是大隋最能文能武的人,当年的平陈,高颎就是行军长史,真正节制五十二万大军的人。还有当初杨坚执掌北周时的叛乱,高颎就是监军。冲锋陷阵,高颎绝不会是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这些人的对手,可若统领大军,高颎绝对是大隋少有的名帅。

“殿下,某以为征高丽之事殿下不宜亲去。高句丽山高水远,立国五百年,彪悍了得。尤其是辽东寒冷,且地形多山。高句丽修建了大量的山城堡寨,攻打高句丽会很难。最难的不止是天气和地形,还有后勤运输艰难,通往辽东之地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尤其是辽西一带,每到春夏季节,那里就是一片泽国,二百余里,艰难通过。兵马越多,补给就会越艰难,到时大兵顿于险要关隘之下,如何能胜?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草率征辽太过冒险。殿下如今贤名在外,又有北御突厥南平陈朝的武功,何必要犯险征辽?胜了,不会有太大好处,若万一败了,到时可就带来极大的伤害了。”

杨广有些惊讶于凌云对征辽的不看好,在杨广看来,高丽虽然说立国五百年,可不过是一个边荒的小部落罢了,算不得什么国度。想强大无匹的突厥汗国,还不是被大隋打的四分五裂,隋军精锐,天下无敌。小小高丽,不过是手到擒来,以往不过是没有腾出手来而已。怎么可能会打不过高丽呢?

“你的意见也有些道理,孤会考虑的,也许孤应当奏请圣上以杨素为行军长史。杨素将兵,百战百胜,向无一败,有他协助孤,必无问题。”

凌云直摇头,杨广这是要作死啊。高丽真有那么好打,你后来又怎么会四征高丽而失败,还弄的亡国。杨广想作死,本不关他事,可如今他和杨广是绑在一起的,一条船上的人。杨广若后败辽东,估计这夺储之事可就难说了。

“殿下,某以为殿下此时应当全力谋划夺储之事,实不应当再分散精力于征辽之事。何况杨素是展下朝中最大助力,此时怎么能轻离。我觉得,殿下不如静观其变,只要殿下不主动请将,陛下当会以汉王杨谅挂帅统兵,然后择一重臣节制兵马,最有可能的就是让左右仆射的高颎或者杨素前往,到时殿下可于宫中活动一二,让高颍出外带兵。”

杨广打量凌云,考虑他的提议。

“殿下,这样做好处有三,其一,殿下可专主谋划夺储之事。其二,将太子的最大支持者高颎调离朝廷,是去其左膀右臂也。其三,让汉王出兵征辽,也正好不让他有机会插手夺储之事。如此一举三得,岂不最好。不管征辽胜利如何,对于殿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太子拉下马,夺得储位。只要能借此机会夺得诸位,到时不管征辽败或胜,殿下都是最后的赢家。”

这番话说的杨广果然动心,他原先考虑的是借征辽的机会,再赢取更多的声望,以此冲击太子之位。不过现在凌云这么一提,倒让他换了个角度来看待这次的征辽之事。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机会,可以借征辽把威胁到他争储的高颍和杨谅两个都排除出外。

“征辽真的会失败?”杨广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

“草率出征,必败!”凌云坚定回道。这可是历史明载,大隋第一次征辽,大败特败,全军覆没!

ps:求票票,第二卷就要开始了,提前预告,第二卷卷名:饮马长城窟!,!

一直招兵买马,积谷练兵,修筑城防。而隋朝也是先灭南陈,再败突厥,万事齐备,只等着东征高丽了。高句丽人并不傻,他们不想做以待毙,因此他们在备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拉拢东北的各部族,尤其是靺鞨和契丹,尤其是契丹。契丹处于突厥、大隋、高丽三家之间,无论契丹倒向谁,谁都能在这场对峙之中取得积极主动的地位。契丹此时就如同三国之时的荆州,关系全局。契丹人早年是突厥附属,后来依附隋朝,高丽人很希望把契丹给拉拢到他们一边,以增加战略缓冲地带,同时打通与突厥之间的通道,关键之时可以突厥高丽联手。

热门小说推荐
湛海鲛人说

湛海鲛人说

湛海鲛人说是清舞霓音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湛海鲛人说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湛海鲛人说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湛海鲛人说读者的观点。...

海兰萨领主

海兰萨领主

帝国战士苏尔达克海兰萨加入贝纳省纽曼大公爵的步兵团,参加华沙位面的位面战争,在林场战役里救了一位年轻人,这合格年轻人的身上受了一些伤,还是一位哑巴,苏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海兰萨领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末世穿女尊:我靠空间种田养夫郎

末世穿女尊:我靠空间种田养夫郎

末世女方青自爆救队友,以为挂了的她穿到女尊世界,这里的男人负责貌美如花,女人负责赚钱养家。ampampbrampampgt  她是黑户,她搓搓手指跑进大山打猎卖钱办户籍,结果被坑,官配一个村哥儿做夫郎。ampampbrampampgt  方青看着穿补丁...

绝世唐门之开局我复活了千仞雪

绝世唐门之开局我复活了千仞雪

绝世唐门同人文叶凌本来好心救人,但却被神算计,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成为了天使一族的成员。而面对这个被神王压迫玩弄的世界,他决定抗争到底,打破牢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发现,种种事件开始偏离原定的轨道。原来这个世界,不止他这一只蝴蝶在煽动翅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绝世唐门之开局我复活了千仞雪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之妖神大帝

重生之妖神大帝

沧海桑田,万年时光,不过弹指间。第三十九重天之上得天独厚的天之娇女,风灵在新婚之夜被自己的夫君四方水君一剑刺的灰飞烟灭。到死都不知道原因的风灵却并没有真正死去,一缕神魂被伴生的至宝守护着,在世间浑浑噩噩游荡,直到两万年之后的某一天,如梦初醒。从今往后,就做个无情无爱的妖神,从今往后,就做个无法无天的妖神,从今往后,就做这天地之间唯一的主人!...

解谜与双马尾

解谜与双马尾

解谜与双马尾是辰风来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解谜与双马尾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解谜与双马尾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解谜与双马尾读者的观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