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网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3章 谒张居正墓(第1页)

冬日的江汉平原,若是雨天,那种辽阔的灰濛濛的色调,树林、牲畜、田野与村庄皆如烟凝,若真若幻,这是一种让人忧郁的景象,然而萧瑟并不冷清,枯寂并不衰败。不知为何,我一直喜欢在这样的冷色调中旅行。

现在,我们乘坐的面包车正穿行在江汉平原的冷雨之中。车上除了我,还有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是王春瑜、王先霈与何镇邦。此行的成因是王先霈的一位学生在秭归县当领导,他邀请我们前去参观已经蓄水的新三峡。在我的动议下,临时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順道去荆州城中拜谒张居正墓。

张居正的墓在沙市市郊一处名叫张家台子的地方,荆州与沙市两城合并后,该墓便在荆州城内。

我自1993年对张居正产生了兴趣并从此开始了对他长达数年的研究。在这次拜谒他的墓园之前,我已独自前来凭吊过两次。第一次是1998年清明节。那时,我对张居正的研究和史料搜求的工作已大致完成,正准备选择一个吉日动笔写作四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清明节的早上,我独自驾车从武汉出发,沿宜黄高速前行约两百公里,至沙市站下。友人刘心宇君在出站口等着我,带我去墓地。约半个小时,我们的车停在一片泥泞之中,心宇领我走进一畦散发着粪臭的菜地,指着菜地中的一个土堆说,这就是张居正的坟墓。

尽管动身之前,我对该墓的毁坏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及至亲临其境,仍不免深深地惊讶。

这座在平地上凌起的土堆,陷在难以插脚的泥淖之中。墓的后头地势稍高,即当地人所说的“台子”(我不知道张家台子的地名,是不是因张居正的坟墓在此而得),上面盖满了两层的农舍。墓之两侧,左为民居,右为村人筹资修建的一座名为菩提寺的小庙。据说所用寺基,亦是侵占墓园的用地。

我走到墓碑跟前,两条裤腿溅满泥浆。而台子上的村民,莫不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由此可以揣测,前来墓园拜谒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土堆前的墓碑是极其普通的米青石,显然是今人所立。没有任何雕饰,仅“张文忠公之墓”六个隶书大字,用油漆涂红。也许又经历了一段岁月,碑上漆色剥落,字迹开始模糊。圆土堆的一圈墓墙,用约两尺高的青砖砌起,年久失修,有几处已经倾圮。土堆上的蒿草欲青还黄,在艳丽的阳光下,格外引发人的沧桑之感。

心宇君告诉我,这座坟墓即是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钦天监为张居正选择的墓葬的原址,但坟墓却不是原来的。盖因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红卫兵小将们信奉毛主席的教导,认为帝王将相无一好人。作为当过万历首辅的张居正,焉能放过?小将们遂成群结队前来掘墓。墓很坚固,用锹铲之类的工具无法挖开,便有人开来推土机,终将墓室摧毁。掩封了近380年的棺材显露出来。红卫兵们一涌而上,掀开棺盖,除张居正的保存完好的一副尸骨之外,袍服尽烂,棺内只有一条玉带和一方砚台,别无任何陪葬品。这结果让红卫兵们深感失望,也就一哄而散。入夜,一张姓老农(据说是张居正后裔)悄悄来到墓地,将被红卫兵丢弃的张居正的散乱白骨收拾起来,装在一个临时找来的陶缸里,在原地挖了一个坑予以埋葬。又二十年过去,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们的曾一度得了妄想症的民族部分恢复了记忆,列宗列祖的文治武功不再一概抹杀。时任沙市博物馆馆长的侯先生与陈先生,终于鼓起勇气要重修张居正的墓园。首先,他们找到那位老农,将张居正葬于陶缸的尸骨挖了出来。那只陶缸过于简陋,他们便让当时尚在博物馆工作的刘心宇找来一只精致的青花罈子,将张居正的尸骨再次收殓。然后,在当年被推土机推平的墓基处重新挖坑,将青瓷罈埋于其中,又把散于原地周围的断砖捡起做了墓堆的护墙,并作了一块墓碑竖起,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一座坟茔了。侯、陈二人本来雄心勃勃,要建一座张居正陵园,并在今已盖了菩提寺的地方修建一座张居正纪念馆。他们把报告呈给有关领导,可惜没有下文。两位老先生现已退休,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张罗此事。

所以,我第一次谒墓,在满目荒芜的墓园听完刘心宇的讲述后,心境之苍凉可想而知。这苍凉中,既有为张居正死后数百年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悲哀;更有为我所置身的这个民族的后代子民对先贤的麻木不仁而痛苦。

我是在39岁的时候,才有意识地研究张居正这个人。那时,因为唐浩明先生的小说《曾国藩》,国人中的确掀起了一股曾国藩热。我在坊间购得《曾国藩》读过之后,遂留意起曾氏著作。后来在湘中名士王闿运的著述中,得知曾氏非常推崇江陵人张居正,说他柄国于“窳盐之极,其功尤伟”。我便开始搜求张居正的著作。不久,便买到了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幑主编的煌煌四巨册的《张居正集》,又从友人处借到了朱东润先生写于抗战时期的《张居正大传》。这便是我研究张居正的发端。

我在另一篇《让历史复活》的文章中,谈到研究中国的政治,首先要研究两个系列的人物,一是皇帝系列,二是宰相系列。称职的国务活动家,是宰相多于皇帝。在中国那么多可圈可点的文治武功的宰相中,张居正无疑属于最优秀的一类。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认为张居正不但是明代惟一的大政治家,就是自汉以降,也只有诸葛亮与王安石二人稍可比拟。这是因为,诸葛亮只是蜀国的宰相。局促的舞台,不足以让他运筹帷幄,摇撼乾坤。王安石才情很高,人品也不错,但缺乏将理想化为现实的政治智慧。同张居正相比,他更像一个文人。他的源头是屈原,而张居正的源头是申不害与霍光。但张居正在历史上的功绩,却是远远超过申霍二人。

明代有作为的皇帝,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篡位的皇帝朱棣,史称太祖与成祖。其后的十几位皇帝,依次为仁宗、宣宗、英宗(中间有一位景帝干了七年)、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与毅宗。这些皇帝除仁宗、孝宗与穆宗比较忠厚外,多半昏庸。特别是武宗与世宗两朝,共六十一年,已经把国家搞得一塌糊塗。穆宗是世宗的第三个儿子,继位时三十岁,享祚六年。如果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六年也能做出几件事来,怎奈穆宗素无大志,虽然俭朴本分,但沉湎酒色。所以,国政在他手上,仍没有什么起色。到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出任首辅时,国家除边防稳固之外(这其中也有张居正的功劳),内政几乎乏善可陈。官腐民败,政以贿成。斯时之皇权,虽然名义上仍然是九五至尊,威加四海。但其实际的控制力已相当薄弱。京师百里之外的地方,盗贼成群——这是民不聊生的显著特征。

远在世宗中期,张居正还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就痛感国运的土崩鱼烂,朝廷中的官员庸多贤少,于是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非得磊落奇伟之人,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弥天下之患。”张居正的宰辅之志,并不是入仕之后才有的,当他还是一个青巾学子的时候,便想成为当世的伊吕。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准备。

嘉靖四十五年三月,由于得到首辅徐阶的赏识,张居正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而参赞入阁。他的这一地位类似于今日的国务院副总理,这一年,张居正四十二岁。幸运的大门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洞开。历代的内阁,都是权力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一是与皇权的磨擦,二是阁臣之间的斗争,很少有人能在那枢机之地呆得长久。就是能够呆在里头,也极难有所作为。但张居正却是一个特例。从他入阁到去世,他一共在内阁呆了十六年,六年次辅,十年首辅。其间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政权嬗变,人事代谢,他都固安其位,巍然不动。不言施政,单从为官的角度看,张居正无疑也是最优秀的。

张居正的政治理想是“足食强兵,国富民本”,在朝廷命官“饱暖思淫欲”普通百姓“饥寒起盗心”的明代中晚期,这理想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但张居正明知不可为而为,从未放弃自己的渴求与梦想。隆庆元年,他入阁之初,就向新登帝位的穆宗上过一道《陈六事疏》,从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这是张居正经过长期思考而精心写出的一份相当完备的改革文件。自商鞅以降,漫长的封建时代曾发生过几次影响深远的改革,但没有任何一位改革家提出的改革措施能像《陈六事疏》这样切中要害,而且富于操作性。此前没有,此后也没有。遗憾的是,穆宗缺乏从根本上改变朝局扭转颓败的勇气。他只是对《陈六事疏》说了几句赞扬的话,在西苑搞了一次阅兵,仅此而已。经过这一次试探,张居正知道时机并未成熟。他仍隐忍地呆在内阁,在保全自己权位的前提下,做一些于社稷苍生有利的善政。

穆宗皇帝去世,作为太子的老师,随着太子朱翊钧的登基,他迅速得到了重用,取代高拱当上了首辅。万历新政的改革大幕,此时才正式拉开。

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一个人在副职的位子上干得太久,骤膺大任,很难摆脱“小媳妇”的心态,缺乏总揽全局的才能与朝纲独断的勇气。用这一观点来衡量张居正,显然不合适。他从翰林院的编修干起,到国子监司业(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务长),到左春坊(太子的老师)以及入阁为次辅,他做过的官,不是无关国计民生的文职,就是与大办事员无异的副手。叱咤风云的封疆大吏,他一天也不曾干过。这种出身,很容易书生意气。但张居正不同,他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那种“磊落伟人”。甫一上任,他就施出雷霆手段,裁汰庸官,两京不到三万名的官员,被他裁掉七千人。仅这一举动,就令天下士林为之侧目。并因此被人指斥“与天下读书人为敌”。面对汹涌而来的道德的责难,张居正不为所动。为了改革,他说过“虽万箭攒体,亦不足畏”的话。没有这种敢于担当的勇气,则他所领导的改革,不可能实现历史的飞跃。

热门小说推荐
诸天败类

诸天败类

小李飞刀以一把AK47,荣登武器榜首!天龙八部把毕生功力传给我,我帮你打死丁春秋,不然我就把你打个半死,再用北冥神功自己吸。叶太对一脸呆滞的无崖子如是说道。火影忍者这是我们的仿尾兽生物武器,一尾哥斯拉!还有三尾基多拉!跟我合作吧。叶太拿着一段哥斯拉怪兽之王的影像片段,还有一块憎恶的血肉,对一脸震惊的大蛇丸如是说道。漫威世界看吧,我说过我是内心纯洁无瑕的人,怎么可能和九头蛇合作嘛,这下你们信了吧?叶太把玩着手里的雷神之锤,向一脸懵逼的复仇者全员说道。...

木叶养猫人

木叶养猫人

穿越到二战末尾时期的火影世界,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二尾人柱力,更巧合的是,舍人发现自己的舌头上居然有着舌祸根绝之印!雷之国还是火之国?地狱难度的开启模式!二尾,你说,大漂亮和小傲娇,这两个名字哪个好...

开局女帝做正宫

开局女帝做正宫

无敌搞笑被迫害妄想症萧天,地球杀手组织王牌,内外兼修的宗师。被围杀时,穿越到战力爆表的异世,成了女帝的夫君。旁人眼中,萧天是个没有修为的凡人,天下第一软饭王。系统,更是如约而至。这似乎是一个没有修为的地球人,在异世靠着系统吃软饭的故事。然而画风突变!您是来自超高维度位面地球的生物!本系统只能成为您的奴隶!主人请控制下自己,您可能会不小心把本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开局女帝做正宫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我的玩家能成神

我的玩家能成神

世界各地频发怪异事件,妖魔邪祟不可名状物,频繁出没于人们的生活中。没有人知晓,地球正面临着被异世界融合吞噬的命运。然而一款游戏的横空出世,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开局就拥有神格,并能依靠资源迅速建立领地,壮大势力一场无形的反入侵战争就此打响。玩家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为对抗异世界入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努力。(PS这是一本主角收割玩家,而玩家们快乐游戏的幕后流新书,已有完本作品我是幕后大佬)...

招财猫崽崽坏心眼可多了

招财猫崽崽坏心眼可多了

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求收藏苏锦霓是福德寺供奉的一只瓷做招财猫。意外穿越,成了被寄养道观的四岁女童。小道观破破烂烂四处漏风,穷得连香火都没有。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她一捏小猫爪,要不要不还是自力更生吧?夏映浅是清明观唯一的小道士,自幼命格奇葩,霉运不断。直到有一天,观里来了个托他照顾的小表姨。四岁的小表姨五官精致,一双猫儿眼又大又可爱,一张嘴却是表外甥,我观你印堂发黑,不日将有穷光之灾,你要不要供奉我呀?会暴富哒!夏映浅很快,苏锦霓成了网上有名的最萌小道童!就连破败的清明观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后来,一线明星,娱乐教父,首富船王纷纷求到夏映浅的面前,求他指点迷津。夏映浅一闪身,露出了粉雕玉琢,吃糖舔爪的苏锦霓找她!众人???某日,众鬼悬梁唠嗑。甲鬼你说,小浅浅和小霓霓PK,谁会赢?乙鬼不知道了吧!小浅浅是小霓霓的狮虎啊!苏锦霓挥舞着小手,为自己愤愤不平我是他表姨!夏映浅瞧我表姨这又白又嫩,奶呼呼的小肉手,不写作业多可惜!预收顶流女儿是神算关关从小被扔在山脚下,得隐居的高人怜悯,成了神算门的关门弟子。她长到四岁觉醒,发现自己是一本都市婆媳文里被重男轻女婆婆扔掉的千金。而她的工具人爸爸是另一本娱乐圈小说里的顶流反派。关关掐指一算,工具人爸爸该回家了。于是她提前下山,走坏人的路,让坏人无路可走。当顶流反派串场去隔壁的都市婆媳文时,忽然发现自己多了一个萌萌哒的女儿。关关你还回来干啥!你老婆现在是我的啦!你现在追老婆流的眼泪,都是我妈当初嫁你时,脑子里进的水!哼,关上你追妻火葬场的最后一扇门!爸爸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二十三岁的皇太后叶玖姿,眼睛一闭,穿进一本替身文,成了嫁给顶流顾骋逸的白月光替身。原主十八线小透明,深爱顾骋逸,低到了尘埃里。可她仅是顾成骋逸名义上的太太。此时正值顾骋逸携白月光出游,撞车昏迷不醒。白月光以为顾骋逸难以醒来。她召集了顾家所有人,细数顾骋逸对自己的爱意。爆出叶玖姿和顾骋逸协议结婚的证据,逼宫叶玖姿。顾家人表示家主没醒,这个婚不大好离。叶玖姿轻轻一笑,无俱!待她画一幅顾骋逸的肖像,叫他过来问问。渣男配贱女,早离早完事。而她,做顶流前妻,分亿万家产,穿最贵的貂儿,露最长的腿,跟最野的小狼狗约会,难道不香吗?叶玖姿有一个秘密,一手丹青神乎其神,可以直摄人魂魄。但一般维时不久,魂魄自会回去。被唤上来的顾骋逸附身在一个丑爆的玩偶上面。玩偶撅着屁股,吭吭哧哧,用桌上的大米堆积出了两个大字不离!白月光掩面而泣。叶玖姿淦!更加麻烦的是,那顾骋逸的魂,回不去了!最新完结文女皇她不想上幼儿园狼崽子等,专栏自取!...

凰女拒嫁:奈何桃花如此多

凰女拒嫁:奈何桃花如此多

云朝暮,你大概是犯了男人的忌讳了。你唇瓣上有小爷的血,注定是我小爷的女人。离洛本天帝的女人,不允许魔族的人染指。龙隐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心中的千葵。苏暗只是,她的灵魂始终不是五百年被诛杀的女尊者。云朝暮收拾东西,凭着自己少得可怜的灵力,逃之夭夭。...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